11061上巷维修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、概况 巷道名称:11061上巷 用途:11061工作面回风、运料。 11061上巷原支护方式为工字钢对棚,断面4㎡。 所处煤(岩)层位置:岩底煤巷。 围岩特性:顶板煤厚3m,底板为砂质泥岩。 失修程度和范围:失修较严重;11061上巷三联巷口以西150m处至270m处,维修长度120m。 坡度:平巷。 矿压情况:南部为11041回采面已结束,北部为11061工作面,巷道侧压较大,棚梁扭斜严重 二、维修巷道支护形式,支架规格和质量要求。 11061上巷维修后采用6㎡工字钢对棚支护,工字钢规格2.4m(梁)×2.4m(腿),编织网背帮顶。 工程质量标准 1、巷道净高2.1m,误差不超过±50mm。 2、巷道净宽2.8m,下宽3.5m,误差不超过±100mm。 3、对棚棚距(600mm)误差不超过±50mm。 4、棚梁接口严密,错口不超过±10mm;椽子间隔300mm,椽子必须二抬一。 5、撑杆5根(梁两端各1根、中间1根;工字钢腿自梁口往下300mm各一根)和肩、口垫齐全。 6、巷道不得有前倾或后仰现象。 7、维修巷道采用编织网背帮顶,帮顶必须打紧背牢,不空帮、不露顶、不空顶。 8、柱窝深度应到实底,要求深度为200mm。 9、支架间距误差不大于±50mm。 10、巷道内无杂物、无淤泥、无积水。 11、材料、工具摆放整齐。 12、管线吊挂整齐。 三、维修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维修施工工艺:三八制作业,敲帮问顶→落煤装煤→移前探梁→架梁背顶→挖柱窝、站腿→背帮、打撑杆 施工方法:手稿落煤 四、劳动组织 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,采用“三八”工作制,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,11061上巷维修共需10人(包括班长1人、维修工4人、运料装煤2人,看顶工1人,绞车司机1人、信号工1人)。 五、安全技术措施 1、由施工队队长负责组织本措施贯彻和职工签名。 2、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签字。 3、维修期间维修地点以上5m必须设护身柱。护身柱间距为2m且不少于三根。 4、维修地点必须安设声光信号,信号要灵敏可靠,且设有直通调度室的通讯电话,维修时要对电缆及信号线进行保护。 5、维修施工地点必须架设前探梁或抬棚进行临时支护。 6、维修此段时队主要负责人要现场跟班,安检科加强监督检查,防止冒顶。 7、扩修前必须对整个扩修巷道的烂帮、烂顶进行打帮或处理。 8、每班扩修前,必须派专人处理不安全隐患,并检查已加固的扩修巷道,发现有安全隐患时,待处理后方可作业。 9、维修时坚持正确使用前探梁,前探梁要逐架逐棚进行前移。 10、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完好的支架下作业,严禁空顶作业。 11、在扩修时必须提前3天对所扩修地点的顶板煤层进行2-3遍注水,保证顶板煤层充分锈结,防止扩修时顶板冒落。 12、扩修作业需采用导链或手摇回柱器时,必须对支承力点及附近基本支架进行加固。 13、扩修所替换下的废支架要及时运出11061上巷,保证退路畅通。 14、支架的扩除或架设未完工前,不准中止工作,否则必须接顶封帮。 15、维修需刷帮时,要注意片帮。 16、维修期间不准行人,确需通过时,必须经维修人员同意后加速通过。 17、维修地点必须有备用材料,备用材料整齐码放在距维修点5米外两帮。 18、维修时要严格执行“敲帮问顶”和“小拿小取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