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矿作业环境复杂,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受到瓦斯、煤尘、水、火、顶板等灾害的威胁。当矿井发生事故后,如何安全、迅速、有效地抢救人员,保护设备,控制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,防止事故扩大,将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,是救灾工作的关键。井下各类事故各有其特点。然而,火灾事故与瓦斯事故常相关联,在瓦斯矿井发生火灾事故,可能引起瓦斯爆炸,在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,也可能发生火灾事故。解决这两类相互关联的事故,一直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人员感到棘手的问题。相对来说,瓦斯煤尘爆炸引起井下着火的机率比火灾事故引爆瓦斯的机率要小;在事故抢救方面,火灾引起瓦斯爆炸的处理也更加困难。本文拟就处理瓦斯矿井重大火灾事故的行动准则、采掘面火灾事故安全技术问题及难点进行论述和探讨。 一、瓦斯矿井火灾的特点及灾变 1、一般矿井外因火灾的特点及灾变 矿井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、来势凶锰,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,往往可能酿成恶性事故。据统计,世界煤矿重大恶性90%以上属于外因火灾。但是外因火灾的燃烧火源早期往往是在表面,如果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还是易处理的。 矿井火灾如果未及时发现或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,一旦发展开去,凡是烟流所流经的巷道,由于热对流和热辐射等传热作用,高温烟流预热下风侧可燃物,使其升温燃烧从而使燃烧带蔓延。在火源蔓延和烟流传播区域,由于空气温度高,密度下降,因热能转变为机械能产生两种作用,一是因体积膨胀和燃烧生成物的加入引起通风风阻增加的“节流作用”;二是产生热风压而出现的“上浮作用”。节流作用增加巷道风阻,减少风流流量。烟流温度愈高,节流效应愈强。炽热烟流“上浮作用”对通风风流的影响视环境条件而定。矿井火灾产生的热效应即浮力和节流效应的综合应用,引起矿井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