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翼胶带巷绞车硐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西翼北回风巷的运输方便,经矿领导决定,在西翼胶带巷南帮施工一绞车硐室。为保证施工安全,特制定如下措施。 一、工程概况: 在西翼胶带巷与西翼北回风横贯西翼胶带巷南帮施工一绞车硐室,施工的硐室长为3000mm,高为3100mm,深为2000mm。 二、施工要求及规格: 1、绞车硐室采用矩形断面,净宽为3000mm,净高为3100mm,深度为2000mm。 2、硐室采用锚杆+锚索+金属网支护。 3、顶锚杆每排布置两根,采用φ20×2200mm螺纹钢锚杆,间排距为900×800mm。帮锚杆每帮布置3根,采用φ20×2000mm圆钢锚杆,间排距为850×800mm。掌头每排布置4根帮锚杆,间排距为900×800mm。每排布置两根锚索打注在硐室中间,采用φ17.8×9200mm的锚索,间排距为900×800mm。 4、顶锚杆锚固力不小于70 KN,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50 Nm,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 KN,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20 Nm。锚索张拉预紧力不小于160 KN。 5、开口前,先打4根增强锚索进行加强维护。 6、采用∮18cm且长度不小于2.8米的优质圆木进行临时支护,保证每平米不少于1根。临时柱必须打正背紧,支在实底上。施工人员必须在可靠的临时支护下进行施工。 三、安全措施: 1、硐室施工每道工序前后,都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,两人配合作业,一人负责观察顶帮围岩变化情况,一人用长柄工具在安全支护下由外向里彻底处理活矸危岩。 2、所有人员必须在可靠支护下作业,严禁空顶作业。 3、放炮员必须由专职放炮员担任,放炮时严格执行“一炮三检”、“三人连锁”、“放炮撤人设警戒”等制度。 4、放炮时在通往炮区施工点的入口设专人放好警戒,放炮撤人距离,岩巷直巷不小于150米,煤巷直巷不小于75米并有掩体,拐弯巷总距离不小于50米,拐弯后不小于10米的安全的地点。 5、炸药、雷管的领取要分人运送,放炮员背雷管,背药工背药,两人相随运送,做管、装药严禁与其他作业平行作业。 6、放炮联线前要检查母线的完好性,完好才能使用,连接母线必须由放炮员亲自操作,放炮后将母线扭结成短路。 7、炮眼深度小于600mm的不准装药放炮。 8、施工前要将施工地点15米范围内的风水管路、电器设备、电缆及皮带架用破板或旧皮带维护好,防止放炮崩坏。 9、爆破30分钟待炮烟吹散后,班组长、爆破工、安全员方可进入工作面,检查通风瓦斯、顶板、有无瞎炮等异常情况,无问题后方可恢复生产。 10、爆破如遇瞎炮,执行以下措施: (1)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,可重新连线起爆。 (2)在距拒爆炮眼0.3m以外原打眼工另打与拒爆眼平行的新炮眼,重新装药起爆。 (3)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,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。不论有无残余炸药,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,严禁用干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,严禁用压风吹拒爆(残爆)炮眼。 (4)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,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、矸石,收集未爆的电雷管。 (5)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,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。 (6)残炮、瞎跑不得留给下一班处理。 11、严格施工,不准人员进入栏杆内。